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今生今世》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 2021-07-03 14:03:21  热度: 415℃ 

点击全文阅读

《今生今世》是一本由胡蘭成著作,槐風書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页数:7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今生今世》精选点评:

●因张爱玲而读胡兰成,起先因爱玲不过占民国女子中的颇轻笔墨,心中鸣不平,再读一次,反而开始不讨厌胡了,偶尔翻看读读文字,犹觉文采斐然,我想爱玲爱过,也应该是无悔吧!

●作者以一种对中国文明的通透娓娓道来了自己的一生,也以一点叛逆造就了自己的一生。中国的民间人世早已消失殆尽,只剩下政治正确。

●小时候读的,那会或许还能为才气里的小气、小气里的才气笑笑。无论人、事,现在都实在是过了关心的年纪。

●渣男不影响他书写的不错

●断断续续读完一大半,实在觉得恶心读不下去。三星给作者的文字。才情浮于表面,没有各色女子相伴难以过活。在我眼里,这样的人就是三个字:欠收拾。

●胡兰成这个老流氓臭王八蛋不要脸!

●就算不喜欢胡兰成这个人,我也喜欢他的文字

●因为陈丹青先生的一句话(中国近代最好的私人回忆录之一)特地买的港台版,说是完整无删节版,但是那校勘很鸡肋。读这本书很容易把胡兰成贴标签,比如渣男,负心汉之类。尤其是张爱玲伤心路了的样子,太令人心疼。但我想说的不是这个,我们把胡兰成当做汉奸,日本人却尊其为国士,这点很值得玩味~我觉得胡兰成到像个谋士,能苟活于乱世,也是个滑头。繁体竖排读起来很吃力,加上有的地方文白夹杂,待有时间还要再回味下的

●今生今世,再也无法回到童年的河畔,坐在洗衣的石阶上,看远处的风筝飞翔。人生好像一场随时间流逝的美梦。

●渣男肚子里有点文采 就把渣人渣事写得如此自洽 恶心至极

《今生今世》读后感(一):方言

看这本竖排繁体更过瘾。胡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自如可与钱穆类比,这是一种自然的自信,也是他和爱玲的共同话题语言。还有本书满满的浙东方言礼俗戏曲,我看了很是过瘾,胡毕竟是从绍兴农村里走出去穷小子啊,很感慨民国时候的农村穷小子竟然有这样的胆魄闯荡江湖,虽然政治上有不保,这有另当别论,在文化上其人还是有可取之处

《今生今世》读后感(二):今生今世,你往何处流淌

胡兰成的“今生今世”,好似抗战浪潮中的逆流,日本战败后,作为“叛徒”的他,不得不奔逃至浙南乡间,一路上却桃运颇丰,他亦自嘲,“不知者读之,只是羡慕你老婆多”。从早年乡间的玉凤,再到上海的爱玲,辗转至武汉任职《大楚报》,又遇小周,流亡浙南,又逢秀美,密航至日本,又暧昧于日本女子一枝,最后又和原来的上海黑帮的夫人爱珍结了婚。

他的一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然起伏中始终有相知相爱之人,真是三生有幸。

单说此书,它不从官方的眼界去评说时事,而从自己的生命体悟去感受光阴的流动,追思那些如梦幻影般的人与景,确是一部纯真的回忆录。

但是其中有诸多文字,我感觉颇为圆滑,心中不甚喜欢,但亦多有触动,譬如开头对童年的追忆,读之不禁感慨万千。

放下书,反观我的“今生今世”,竟不知将何所去往。那么且听爆竹声中辞旧年,默默走向新的一年吧。我想,人生便是逢山开山,遇水搭桥,若多年后还能自在流淌,便是人间幸事。

2019.2.4 除夕

《今生今世》读后感(三):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胡先生做起文章来真是漂亮,竟如女子般柔软媚惑,可惜了如此才情的一个人,既无风骨,亦无真心。我甚至怨恨张爱玲,怨她那低到尘埃里的爱情。 果然再冷清的一个人,也有过想要奋不顾身的时候。

“千万年里千万人之中,只有这个少年便是他,只有这个女子便是她,竟是不可以选择的,所以夫妻是姻缘。” 他写玉凤,是结发夫妻。后来和小周,也是处处见真心的,所以胡先生的爱情,没有一生一世的,不过是一段一段路上的风景。美的东西,世人皆爱,又岂能太过贪心。张爱玲为秀美画像,看她的眉眼神情皆像他。又同小周去相比较,去争那样的一席之位。那时候她的心里,会是何等的委屈,何等的悲哀。

对于朋友,胡先生也是皆存了利用之心的。穷途末路之际,是如此之不堪。他去见刘景晨,以张嘉仪之名,冒了张爱玲的家世,真的不得不说是委琐下作了。圣贤书终是读到狗肚子里去了。这样的人品,做汉奸好像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全书通篇文字,读下来皆是胡先生对自己人生的辩解之言。既做婊子,何必还要立个牌坊来恶心世人呢。书中对日本的赞美之词,说他是奴颜媚骨也毫不为过。 “我不但对于故乡是荡子,对于岁月亦是荡子。” 荡子二字,高抬他了。客死异乡,于他而言,是最好的结局。

《今生今世》读后感(四):醒醒,做人真实点不好吗?

因张爱玲而好奇胡兰成,于是就读了此书。 如果说,阅读一本书就是与作者进行一次深入交流,那我跟胡兰成明显三观不合。

那个时代的文字习惯与当今差异不小,文中时常夹杂着方言与生僻字,读得很慢。 整个阅读过程中,我一直纠葛不已,一方面感叹胡兰成的文风极好,一方面痛恨胡兰成的人品太渣。花了一个多月,总算看完了,宛如解脱。

他笔下提到的战争前的旧中国,山河清嘉,人情恬淡,一度是支撑我阅读下去的力量。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大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讲堂里端端正正的四书五经,一种则是寻常村落人家里的家常笑语。大约是战乱流离的缘故,胡兰成对后一种的深情,贯穿了整个后半生。他回忆中的战前岁月,是“”燕语清好,万姓人家都在日月山川里。”这,可不就是他心中的桃花源吗。在不同的区域,有着各种迥异的乡俗,随着节气轮番上演的养蚕、炒茶、纳凉、收成、社戏……所有事情轮过一遍,一年也就到头了。“这样贞亲的人生,不可以有奇迹与梦想,却寻常的岁月里亦有梅花消息,寻常人家的屋檐上亦有喜鹊叫。” 悠悠人世,像看不完的风景,有种说不出的可亲可爱。

他文笔称得上好的,但感觉受张爱玲影响很深。他写村庄安静,“春阳潋滟得像有声音,村子里非常之静”;写人精神,“像早晨露水里山川草木的爽气”;写登高极目,“江山无限,是私情无限”;写女子的心事,“她的烦恼是像三春花事的无收管”;写夏夜乘凉,“ 夏夜村人到桥边乘凉,月出,露生,人声渐寂: 这时有人吹横笛,直吹得溪山月色与屋瓦皆变成笛声,而笛声亦即是溪山月色屋瓦,那嘹亮悠扬,把一切都打开了 ”。好处着实太多,数不胜数。虽然此生已负,但文章里看不出哀伤怨怼,他另有一层境界,只觉得“日月丽于天,江河丽于地,世上一切无有不好。”

胡兰成行文大约也有个怪毛病,爱炼字。比如说,“好”,“艳”,“亲”,“敬”等一些字眼,百用不厌,每用必有一番夸张修饰。但凡有个值得一提的人或物,入眼即“艳”,万物可“亲”,格物生“敬”,生怕别人不懂得似的,猛一阵发力。频频出现,叫人浑身起鸡皮疙瘩。

说完他的文章不由得来说说他的人。

这本书可以说充分佐证了文如其人这个说法根本不成立。文字是一种单方输出,它完全可以依靠经验和技巧来实现编织美好假象的目的,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单看胡兰成的某篇文章,就会觉得他着实风流倜傥,情深似海。联系上下文,就晓得这个人说过的话像洒在玻璃上的水,太阳一照便什么都不剩了。

他的原则并不是折腰那日失去的,而是从小、从读书时起就慢慢消失了。即便结婚了,也没有养家糊口的自觉,反而依靠家里人养着;养母不愿拿钱给他,就半点情谊也不剩下了;外出求学,厚着脸皮借住在朋友家,自当客人一住几年;即便有一二差事,也眼高手低,不得善终……既吃不得苦,又想活儿体面,还想钱挣得多,而自身并不见得多突出,那不就只能走邪门歪路了。人生就像多米诺骨牌的游戏,一旦推倒了第一张骨牌,就难以再回头。半百之后,他也只能在异国长叹一声,“我不但对于故乡是荡子,对于岁月亦是荡子。”

还有他浓墨重彩描写的情感历程,简直令人咋舌。即便天涯流亡,也不能耽误他撩妹,换一个地方就要换一个女人。女人于他,便如浮桥,过去了就可以拆除了。最最恶心的是,明明见异思迁,明明乱搞关系,还偏偏爱信誓旦旦地承诺夫妻之礼。喜滋滋地自比贾宝玉,“我是陋巷陋室亦可以安住下来,常看见女人,亦不论怎样平凡的,我都可以设想她是我的妻。”别当了xx还立牌坊好么,呕!

他无处不在的春秋笔法与道貌岸然也让人十分难受。对他有利的人,逮住闪光点变着花儿地猛夸,对于那些丧尽天良的行为则蜻蜓点水般带过。自己的生平,看似娓娓道来,实则也避重就轻,漫天自夸,粉饰太平。每与人有忤,便都是别人猥琐嫉妒,自己种种皆是世人所不懂的好。张爱玲赠金断情,明明是他自己朝秦暮楚,偏要说张爱玲薄情。等等此类,难以赘述。

总之,他写山水写乡情都尚好,一旦写自己便让人难以忍受。

毫无真实可言。

《今生今世》读后感(五):愤恨

胡兰成

胡兰成果然是文采斐然,遣词造句信手拈来犹如天马行空、行云流水,读起来让人心怀荡漾美不胜收。都说胡兰成其人可废,其文不可废,似乎还是有几分道理。当然,一个人的文章反应的便是一个人的思想,其人可废其文不可废的论断固然掺杂着政治的态度,而抛开他的汉奸身份,仅仅从人的角度出发来看,他却又是另外一个不好评说的人了。

《今生今世》让我想起了卢梭的《忏悔录》,都是自传形式的记述。而对照一看立意的高低立见分晓。卢梭写《忏悔录》的目的是如实记录自己的言行,以供后世的人类学家来研究人类的思想与行为。他在开头便表达了这样的态度,而且这也符合他终身的学术精神和人生准则。而《今生今世》却不同。虽然胡兰成并没有明确的表达他写作此书的目的,可是从几个细节方面却可窥见他内心的真实的想法。

1、该书成书于他到日本之后,是在池田的帮助下得以出版。那时候出版此书想必有改变拮据生活现状的现实诉求。

2、该书由胡兰成所经历的各个时期的不同女性的共同生活经历、感情经历来构成,不论怎样提炼这都是不争的事实。虽然《忏悔录》里也有大量篇幅描写了卢梭青年时期和华伦夫人的感情生活,可纵观来看这段感情确实对卢梭而言是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他决不能够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所以,卢梭细致的描绘了那段时期的生活,由此引出了那段感情对他以后生活所造成的影响与改变。而《今生今世》不同,每一段感情经历都是在粉饰作者的传奇一生。唯一的相似之处是其在与张爱玲的交往过程中同样给胡兰成在文化领域的某些方面带来了醍醐灌顶般的深远影响。纵观下来,每一段感情都好像只是在诉说往事,其实这里面暗藏着胡兰成的心机。他就是在这样的润物无声的诡辩中为自己辩护,以达到重新树立他的社会形象、政治形象的目的。

3、胡兰成和余爱珍在日本生活的时候收到了张爱玲的来信,信中张爱玲向他索要《战难和宜不易》的书稿。而此时胡兰成手中并没有书稿,他却主动将已经出版的《今生今世》的上卷邮寄给了张爱玲。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无非是为了讨的张爱玲的欢心,或者得以在张爱玲面前卖弄。当然,也不排除胡兰成只是内心明镜的无心之想,仅仅是寄了一本书稿而已。但联系上下文以及他和张爱玲之间的信扎往来,还是前两种情况的概率较大。

4、胡兰成在文中多次提到了他写《山河岁月》的经历,虽然我没有读过,但是可以看出《山河岁月》是在他每落魄、空闲的间隙里创作的。而且从他主动将《山河岁月》拿给刘老先生等人过目的细节来看,《山河岁月》该多是一本学术类的刊物。刘老先生何许人也?铁骨铮铮、清风亮节。我相信胡兰成定不会拿《今生今世》请刘老先生过目。如果那样刘老先生一定对他失望至极,且胡兰成自己也会相形见绌自惭形秽吧。

从这些角度来看《今生今世》确实立意很低,莫说和卢梭的《忏悔录》比较。如果与同一时期的梁启超、胡适、鲁迅、毛泽东等人,或者国外同期的罗素、爱因斯坦等大家来横向比较,就不难发现《今生今世》果然是胡兰成自淫的回忆录,果然是自我陶醉的群芳谱。

当然,这书也有他的可取之处。胡兰成的文字功夫实属罕见,文字赏心悦目绢秀绵长。他是一个心思极为细腻的男人,对感情和环境的描写细致入微入木三分。张爱玲爱过他吗?我相信一定爱过,且爱的很深。从他在日本时收到的张爱玲来信可以看出,第一次的来信没有称谓,没有落款,开口就要《战难和亦不易》的书稿。而胡兰成内心激动,很温柔的给张爱玲回信直呼爱玲,而后张爱玲回信也呼兰成。仅仅只是细节,但细节之间能感受到两人曾经的过往。后来张爱玲对《今生今世》的评价是“夹缠不清”也可看出张爱玲只是给了一个欲拒还迎的评价。当然,张爱玲毕竟是个女人,一个心思极其细腻而又敏感高傲的女人。她被胡兰成那温润如玉的文字所重新打动也极有可能。因此,《今生今世》能打动张爱玲,则胡兰成的目的就达到了。这就是胡兰成他想要的结果。因此,我说胡兰成写此书的立意很低,就导致了这本书虽然有很深的文学造诣,但只能是沦为二流文学难登大雅之堂。我想,国内只是稍稍做了删减便解禁这本书,也是这本书没有鞭辟时事,没有思想深度,没有政治威胁的一个侧面。

当然,胡兰成的问题是大多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通病,酸涩自淫高潮迭起而不自知,以为自己可以拯救宇宙苍生,以为自己可以平视英雄豪杰,纯粹是井底之蛙的自高自大。文中胡兰成多次自认为可以比肩毛泽东,平视蒋介石,甚至差一点代替了汪精卫成为南京国民政府的新总统……

不想再写下去了,越写下去越觉得惋惜,越下去越觉得恼火。恼火胡兰成,恨铁不成钢。明明如此深厚的文化素养,却不能写出《忏悔录》那样的惊世之作......

希望下一部《山河岁月》不要让人失望。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