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00字
《自卑与超越》是一本由[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元(有2018年9月5印本),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卑与超越》精选点评:
●没有什么收获。
●如果此部书之定位不是面向中小学生的业余消遣读物,那么阿德勒简直是心理学家里的九流混混;如果是,那就是四流。整部书里充斥着废话、违背科学与社会学常识的错误论据、浅表且片面的推论与归因,章节编排散乱没有条理。无论如何某不能认同阿德勒先生自成一家学派,遑论与弗洛伊德或荣格相较。太落后了,完全可以改名叫《傲慢与偏见》。
●看了个体心理学的理论后,能够试着用不一样的视角看问题,也算一个收货吧。
●任何经历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对它们的解读 仅仅是我的看法: 个体心理学的确是自助良药
●这本书很有质感,读起来特别舒服,装帧设计赞。 内容上给我很多新的启发,很多次都感叹作者绝妙的思考。我应该更早一点读这本书的。
●如获至宝,读之醍醐灌顶。
●认知一点点被打破。
●找到一些答案,特别儿时那些教育。
●首次读心理学相关的专著,怎么讲呢,章节感觉有些散,可能理解还不是特别透彻吧。印象深刻的是: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很深远;孩子五岁能看一辈子啊;还有就是学会合作很重要;了解了个体心理学。
●个别观点带有时代局限性 如果刻意用苛求的眼光看不少病例往往都可归作孤证 但理论根基切入的视角确实让读者很值得花去这一本书的时光去寻求共鸣与发现 毕竟也是内心阳光雨露的作者献给这个阳光雨露世界中的人类的一份珍宝 尤其适合成长塑形期青少年和有自知自觉需要救人或自救的各年龄层及社会家庭角色的成年人阅读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一):我的第一本个体心理学
人人都要面对人生三大问题:工作,社会和两性,我们该给出什么答案呢?合作。如何更好的合作呢?从心理学角度,超越自卑。
三个问题相互依存,互相交织。认识到这些,超越自身的自卑感,秉持客观合作,以利于自然、社会和婚姻的态度对待,可能结果会是要积极正向,客观理性的。
自我认知需要更新说实在的,应该将书名叫生命意味着什么。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二):自卑与超越(章节笔记梳理)
在当今社会,很多人其实都没有为合作做好准备。我们的教育导致我们太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如何从生活中获取更多的东西上,而对于我们应该付出的内容却很少涉及。所以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对他们来说,关键是:我会被人爱吗?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爱?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采取了各种途径。
婚姻的本质是合作。合作意味着双方是平等关系,而不是附属关系,谁也不是谁的附属品。在现代社会中,很多男人,甚至有很多女性也觉得在家庭中,男人应该起主导地位,他们是家中的顶梁柱,是家里的主人。夫妻双方如果有一个人想要控制对方,希望对方跟着自己的步调走,他们之间的相处就很难做到开心愉悦。任何人都不可能处于卑贱的地位还能做到身心愉快,夫妻双方关系必须是平等的,人类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下才有力量团结起来克服种种困难。
在夫妻间如果想要达到真正的平等关系,那么,每个人对对方的兴趣就要高于对自己的兴趣。每个人都必须关心配偶多过关心自己。这个原则是我们在爱情和婚姻方面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假如,每个人都能做到对对方真诚无私,真心实意地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么,谁都不会觉得对方是在控制自己,或者觉得自己太过卑微。只有在这种态度的基础上平等才有可能出现在婚姻中。如果在爱情中,两个人想要获得安全感,就要努力让对方过得安稳和舒适。这样做的结果是夫妻双方都会觉得自己被对方需要,自己是有价值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提炼出什么是婚姻的基本保障,以及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婚姻:这样的婚姻会让你觉得自己充满价值感,自己是无可替代的,另一半非常需要你,你所做的都是对的,对于另一半来说,你就是一个合格的配偶,并且还像一个好朋友。
世界上任何一种需要认真对待的工作或者生活,都不允许我们提前为自己准备好后路。爱情也如此——不留后路,全心全意地付出。如果不是那样,我们的爱情就无法达到极致。任何一个工于心计,想要从婚姻中逃避责任的人都是不正确的,他们的行为对于另一半来说就是巨大的伤害,会让配偶彻底失望,之后,配偶或许也会放下自己的希望,不再继续付出自己的真诚。
我们都清楚,如果想要得到甜蜜的爱情,就需要付出一些东西,比如真诚、专一、毫不保留的爱。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人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他就根本不应该结婚。如果婚姻双方都想要自由地生活,那么,他们就无法做到坦诚相待,这样的关系也不能称为爱情。爱情中是有一些束缚因素的,我们不能做到绝对自由,我们必定需要与对方合作。
爱情需要我们的真心奉献,以及对对方的关心,所以,确保婚姻关系不会被破坏的基础是付出自己的真心。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三):孩子的心里
《自卑与超越》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阿尔弗雷德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作者是个体心理学之父,这本书是作者的研究成果,里面主要讨论生命的意义、教育、个性和社会、梦境、学校、家庭、婚姻等……一篇一篇的像是小散文,读起来并不费力,有些讨论,读起来很有意思,比如小孩子的心里想法,对孩子为什么做出这样事情的真实心态进行判断(诊断),颇让我有些醍醐灌顶的感觉。作者非常重视合作,并且在这本书一再强调,对孩子教育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教会那些不会合作的学生,学会合作,合作似乎是人走向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怎么培养作者也说了,可通过适合的游戏和适合的舞蹈,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作者说,可以适当问孩子以后想做什么工作?并且问他们为什么要选择这一个职业?这对孩子们的规划是有好处的。 不足之处是作者的一些观点可能不适合现代的社会,比如他对婚姻的看法(作者推崇一夫一妻),对生育繁衍后代的看法,这个只能读着自己去思考和判断了。 下面是摘取的一些原文翻译: ①“生活的意义在于从中寻找出略微较强的生活意义,改变那些低级的生活意义。人生三大任务:第一是我们生活在地球,第二是全赖于与他人的群居共存,第三人类是由男女两性构成,没有谁可以彻底不顾这些。三个主题总结来说就是职业、社会与性。 ②“梦是用来愚弄和欺骗我们自己的,这一事实解释了他们很少被理解的现实。如果梦能够被理解,他们便丧失了存在的意义。我们必须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它(梦)给人留下来的心情以及对整个生活方式的适应方式。” ③儿童成长期经历, a,生理缺陷:导致儿童会更加专注自我性格孤僻,要合理引导儿童面对社会。 先让其感觉自己的想法非常狭窄,然后再注入合作的勇气。培养他们关注扩展对他人的兴趣,对社会的兴趣,而不是只关注自我。 b.被溺爱的孩子:主要兴趣中心只有自己从来没能理解合作的用处与必要性,一旦遇到困难,他们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要求他人的帮助。 C.忽视:被忽视的儿童,在他们眼中,世界是冷漠的,毫无友善可言他们无法意识到,告诉他们,只要做出有益于他人的努力,就可以为自身赢得喜爱与尊重,因此,他们只能就这样抱着对他人的怀疑生活,甚至无法相信自己 ④“一个人确定了他的优势目标他的生活方式就不会再有偏差,一切行动都将切合这一目标。比如,一名懒惰的学生确定的目标是吸引老师的注意力,那么懒惰就会变成它的一个最好的办法,仅仅试图改变他的懒惰是没有用的,因为它需要懒惰来帮助他达到目标。 我们唯一能够改善的就是他们的既定目标,随着目标的改变,他们的心理习惯和态度也随之改变,他们将不再需要旧的习惯和态度,而心目标和心习惯及态度将很快取代他们。” ⑤“让每一个孩子写出最早的记忆,根据他们最早的记忆来制作出一份极其有用的资料” ⑥“一味地用力量去压制学生,并不会造成你想要的结果,而是看他学生的内心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四):“自卑与超越”的是与非
流行的译名《自卑与超越》应该是阿德勒在中国最为知名的著作了(也有译为《超越自卑》)。相对于原著“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生命对你的意义是什么)这个极为平实的名字,“自卑”、“超越”这样的字眼当然大为吸引眼球,因为正如阿德勒所说“我们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一些自卑”。再说,“自卑感”、“优越感”在阿德勒的思想体系里面,也是非常关键的概念,对优越感的追求可以看作试图对自卑的“超越”,对吧?所以从这些方面来说,“自卑与超越”这个译名也有其合理性,并且的确为阿德勒带来了大量的读者流量。
原著名不好吗?但如果你深入阅读全书,你会不会觉得原著名《生命对你的意义是什么》,才是全书的核心思想和阿德勒写作的目的?尤其是看到有人非常认真地以“自卑和超越”为线索诠释全书架构后,我实在有点坐不住了:你不能只记得阿德勒教给我们的“术”,却忘记了他要引导我们上什么“道”啊!
这本书到底在说啥?在1-6章,阿德勒以“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开头,引出了个体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0-5岁生命早期形成的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方式”(有点类似于我们通常说的性格,但阿德勒强调其可变性),它反映了对自己和外部世界的基本观念和固有的反应模式。
基于合作、奉献这种价值观的生命意义理解,形成的生活方式是积极的、面向现实的,具有正常、平衡的自卑感和优越感目标,这是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格。反之,基于完全个人化的生命意义理解,决定了其生活方式是消极的、逃避现实的,常常陷入自卑情结或者优越感情结,产生心理疾病,甚至成为无益于社会、危害社会之人。
阿德勒告诉我们的好消息是,尽管5岁前我们固化了自己有缺陷的生活方式,但我们还有机会修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重新树立合作、共赢、奉献的优越感目标。因为生活方式下面隐藏着优越感目标,优越感目标下面隐藏着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新的目标带来了新的意义感。
从6-12章,阿德勒全面分析了家庭、学校、工作、婚姻等各种场景下和年龄段,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他通过各种案例和纠正方法,无一例外地证明了,重新设定基于正确生命意义观的优越感目标,是培养健康人格、治疗心理疾病有效方法。
译名之误导性人人都有自卑感,人人都想体验那种充满力量的优越感。所以读者都会幻想学到如何克服自卑,超越自卑,获取优越感。
可是阿德勒教给我们这些了吗?没有。因为阿德勒根本就反对这种思维方式,他甚至根本不认为应该“超越自卑”。
事实上,自卑感是摆脱现实困境的动力,优越感是带来安全感和实现个人价值的目标,它们本来对人的健康成长都不可或缺,只有陷入了自卑情结或者优越感情结才成其为问题。更进一步,阿德勒反对那种把关注焦点放在自身身上的短视做法,比如一个姑娘觉得自己不够漂亮而陷入自卑情结,她可能会逃避社交,你去教她如何化妆、美容都是无效的。阿德勒则是帮她树立一个能够激励她的更大的优越感目标,比如某种为社会欣赏的特长和素养,或者更多服务社会的行动,这个目标达成后的成就感远远大于她目前的障碍,将激发她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原来的自卑情结就不再是问题了。
那么你觉得哪一个译名更合适呢?
关于阿德勒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思想,咋一看似乎并没有太多让你耳目一新的东西,甚至就像是常理。但是你知道吗,这恰恰就是这么多年来,其思想已经广为传播、为大家所继承和熟知的原因。比如正面管教的思想方法,就源自于阿德勒及弟子鲁道夫.德雷克斯的个体心理学。阿德勒的心理学思想和临床实践是一流的,但理论架构能力和文笔是二流的。加上一些国内译者显然没有研究学习过阿德勒的思想体系,很多术语翻译随意、不统一,而诸如“社会情感”(social feeling)、“生活方式”(life style)、“人格统一性”这些都是个体心理学核心术语,为翻译误导就更难理解阿德勒思想精髓。如果对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感兴趣的朋友,强烈建议阅读日本作家岸见一郎写的《像阿德勒一样思考和生活》。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五):个体心理学经典
在学习正面管教的过程中,我认识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那个时候我对原生家庭很不满,总是把自己的不如意归咎于原生家庭的问题,常常满怀愤懑,想着要是我的爸妈当初不怎么样,我现在就会怎么样了,整个人处于纠结紧绷的状态里,对孩子也常常发火。在正面管教父母课上,接触到阿德勒“孩子是社会人”、“目的论”等理念,让我产生了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这本《自卑与超越》,不算是可读性很好的书,枯燥程度三颗星,难懂程度两颗星吧。这本20世纪初的著作,有些理念在当时也许是首创,这么多年以来已经慢慢成为了常识。比如阿德勒一直强调婚姻是一种合作,工作爸爸的地位与全职妈妈是平等的,要将关注点放在对对方的贡献上等等,我没有考据过,不知道这是不是女权主义的源头。而这在当今社会基本得到公认,自媒体们不断剖析社会新闻或是影视剧,作为印证这一观点的证据。
下面写写阿德勒对我最有帮助的几个观点:
人生的三大任务阿德勒认为,每个人的人生都背负三大任务:平衡好与职业、与社会(同伴)、与性的关系。人生的意义建立在为他人的生命做贡献上,而所谓的失败者,都是因为缺乏同伴感和社会兴趣。如果能够引导精神病人思考并实践“我能为别人做点什么”或是“我为别人做什么事能够让他高兴起来”,也许能够治愈一部分患者。
解读方式对我本人最有意义的理念,是个体心理学区别于决定论的地方:决定人生的不是经验,而是我们自身赋予经验的意义。多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啊。这也就说明,同样是有生理缺陷的人,为什么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人却能取得甚至超过正常人的成就。
回到原生家庭的问题。同样的原生家庭,培养的孩子都可能完全不同。就像郎朗,严厉的父亲逼迫他练琴,甚至让他跳楼,这都激发出了他的斗志,让他更刻苦的练习,最终成为钢琴家。换做另一个孩子,可能早被逼死了,或者愤而反抗弑杀父亲。外在环境或发生的事情是客观的,不同的只在于每个人的解读方式和他的私人逻辑。
早期记忆阿德勒一直强调关注“早期记忆”。这一章节是最好读也是启发性最强的。早期记忆被阿德勒称之为揭示一个人生活方式的“人格之钥”。回忆一下自己脑海中的能想起来最早的事情,那是什么呢?它是否是真实发生的并不重要,阿德勒认为记忆都是被个人粉饰过的,重要的是它为何会被记住,因为它揭示了一个人最初形成的看待世界的方式。而这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在5、6岁时形成后基本就不会改变了。
我也曾苦苦回忆自己的早期记忆。下面记录一下自己想起来的几个:
最早的一个大概是3岁左右。我妈去上班,我爸下楼倒垃圾,而我把大门锁上了。我爸没钥匙,在门外很急,教我开门我就是学不会,后来还是等到妈妈下班才把门打开了。
5岁时的冬天妈妈给买的新帽子,刚带到学校就丢了。妈妈来接我的时候,我很怕挨吵,就假装在桌子里翻找。这一点被我妈抓住认为我在说谎,作为惩罚,让我自己背着很重的书包回家。路上碰到几个熟人,替我劝我妈,我妈完全不为所动。
也是5岁左右,妈妈身体不舒服躺在床上,我闲着无聊把最高层的抽屉把手拧了下来,被我爸很甩一巴掌,我妈无动于衷。
这些记忆有共同点,都和父母有关,都不是什么开心的事,我认为父母对我很严苛,而我潜意识里好像在为犯错误找理由。我过于关注别人的情绪而不是自己的。这导致我到现在都很怕犯错,在权威面前缺乏自信,而且有轻微的讨好倾向。
幼年时并非没有发生过开心的事情,只是我一点也想不起来。那时看待世界的方式形成了我悲观消极的人生底色。现在觉察到了,怎么样去修正是我的下一个课题。
自卑情结阿德勒认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自卑,这是很正常的,因为自卑才有超越的可能。“如果保持勇气,就能通过唯一直接、现实和令人满意的方式消除这种感觉,那就是改善现状。”“当有问题出现时,如果个体无法恰当地适应或应对,并坚信他们一定没办法解决,这就是自卑情结的表现。”所以在养育孩子时,不要过多的强调竞争,真正良性的竞争是和自己比,如果父母一直引导孩子和别人比,结果就有可能引发孩子产生自卑情结。
这本阿德勒的经典,为我打开了个体心理学的大门。接下来准备做关于它的主题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