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教汉语
语言从来不是友谊的障碍
那年9月,我被公派到非洲桑给巴尔教大学汉语。这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岛国,风景优美。这里有很多中国企业,如中国水电集团、中国通讯等。
安顿下来后,我发现这里的黑人都想学汉语,特别是年轻人。如果学会了,就可以当导游或在中国的企业上班,工资是他们做苦力的几倍。但公立学校收费很高,他们只能望洋兴叹。看着一双双渴求的眼神,我就开了一个免费的汉语班。
教室就是在露天地竖起一块小黑板。那是第一堂课,来了十多个人,有男青年,也有孩子妈妈。我正讲着,天忽然阴了,风牵着黑云压来,白亮亮的雨帘在天地间拉开了帷幕。本以为他们会回家,谁料没有人动,一张张脸被浇得黑又亮,用手不停地擦着,湿湿的薄衫紧贴着肌肤,可是求知的眼神却依然如故。我被他们的热情感染了。
我教的都是实用性知识,比如和游客交谈,出租车司机和顾客对话等。我讲完课,让同学们练习。今天先练习的是汉姆和德拉,他们笑呵呵地走到前面。汉姆扮演旅店服务生,德拉当游客。“你好!”汉姆用生硬的汉语和德拉打招呼,德拉握了一下他的手。汉姆接着说:“我们家有鸡蛋和米饭,欢迎来睡觉。”教室里静静的,随后是一阵笑声。我摆摆手说:“我们家有蛋炒饭,欢迎来住宿。”
我还带他们到实地演练,今天是出租车司机载客的课。我们来到海边,绿色的海岸线,绿色伞花绽放着,沙滩上徜徉着很多中国游客。卡拉有个驾驶证,因为不会汉语,一直没有拉客。他开着我的车早到了。恰巧有两位漂亮的中国游客向我们走来。卡拉搓着手,有些局促不安。我轻声说:“不要怕,有老师在呢。”听了我的话,他放松下来,走上前说:“你hào(好)!我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有什么可以帮忙?”两名女子一听乐了,说:“我们要回岛上的旅店。”“那hào(好),请上车。”我手一举,向他做出一个胜利的动作,车一溜烟地走了。同学们围过来说:“卡拉真棒!”一会儿,卡拉回来了,兴奋地举着10先令说:“这是我挣的!”同学们也很激动。我对卡拉说,有两个字音要纠正一下,要说“你hǎo”,不要说成“你hào”。还有“司jī”,不要发“司jí”。要多练,只有克服了语言的问题,才能不断进步。他们接受1个月的培训,就毕业了。這半年来,经常有学生回来看我。“老师,我当司机了!”“老师,我当厨师了!”我听了很欣慰。
春去秋来,一年的公派教学结束了。我和同学们道别,有个学生哭着说:“老师,你走了,我们怎么办?留下吧!”接着,同学们齐声说:“老师,留下吧!”我心一软,彷徨着。回国,我可以晋升为教授,可以陪在父母身边。如果留在这里,公派任务结束了,只好辞职,去当翻译、导游赚钱。我已经改变了一些人的生活,有了一种成就感,从此,自己的人生将会精彩地绽放。我内心矛盾重重,推迟了1个月回国。
那天在教室里,毕业生德里和他的妻子来看我。德里一脸喜气地说:“老师,我在酒店工作了半年,当领班了!”他的妻子说:“谢谢您老师!以前他在工地搬砖,这里没有车,只靠人扛。他头上包块毛巾,上面放块长板,30块砖啊!像一堵墙,看着就心疼!老师,您就是我们的恩人啊!给您磕头!”我扶起她,内心很感动,一直盘踞在心中的犹豫,似乎一下找到了缺口,我辞了职,全身心地投入到汉语教学中。虽然这里的条件不比国内,内心却是丰盈幸福的。生活的美好,不只是物质,更需要有一颗博爱、善良的心,去帮助那些在生命线上挣扎的人。如今国内、国际的志愿者纷至沓来。我们手挽着手,正为非洲人民编织着美好的家园,美好的未来。
(编辑/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