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你到底是谁

时间: 2020-05-25 09:24:01  热度: 293℃ 

点击全文阅读

肉的理想,白菜的命

宫崎峻的动画电影《千与千寻》里,小白龙原是想跟汤婆婆学习魔法,但最后竟然忘了自己是谁。好在遇到了狄野千寻,他们通过一系列相互帮助和协作的事件,小白龙才终于记起自己原来是一位河神。只因河道被填埋,失去家园的他才流落到汤婆婆这里,日日受差遣,渐渐迷失了心智。当他记起自己是谁时,大梦初醒一般,龙鳞一片片跌落,他瞬时变成了一个长身玉立的翩翩少年。可见“我是谁”这个问题很重要。它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它还是一个方向,一个定位。对于一只漂浮在大海上的小舟而言,“我是谁”的问题,就是可以稳住它的那只锚。

一位绝望的姐姐给连岳写信,她说:“我已经35岁了,但还没有清楚自己喜欢的颜色,喜欢吃什么,兴趣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理想。大学毕业几年后我便回归家庭,照顾3个孩子2个老人和连续创业8年忙得团团转的老公,我感觉我没有自我,也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

这是一位在生活里忙到完全找不到自我的年轻母亲,一位全职的太太,一位乖顺的儿媳,一位贤良的妻子。但这些繁复的定语后面,那个女人自己是谁呢,她不知道,所以她迷惘绝望,感觉不到任何生活的乐趣。连岳给她的建议是,她一定要让家人感受到自己的不易,同时给自己每天抽离的时间,从永远做不完的家务里抽离,从哭闹的孩子身边抽离,去运动也好,去独处也好,去读书也好,去闲逛也好,但就是不再给自己安排任何的任务。她需要这个空白的时间,这段有弹性的空间,可以把她从陀螺一样的生活里拉出来。首先让自己站定,哪怕每天只有半个小时,也要想一想我是谁,我渴望什么,我在哪里,我要去哪里。每天这样一点点地积累,慢慢地,自我就会像树苗一样重新生发。

一个人只有不压抑自己,只有处于一种宽松安适的环境里,他才能找到最初的生命力,这一点做得最好的是陶渊明。“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当别人都在假装成为隐士进而为谋取功名时,他已经开始做真正的隐者了。当他终于看清抱负无法施展的现实后,他决定从自己的个人体验出发,走近自然,走近田园,开创另一种更适合自己的生活。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与一群单纯质朴的人在一起,过平淡宁静的日子,这该是多少人的梦想啊。但古往今来,真正能放下一切做到的,只有陶渊明。当然这种埋首农田耕作的生活,并非完全没有痛苦,他也曾饱受饥肠辘辘之苦,也曾有粮食断收之虑,但比之在朝堂之上日日唯唯诺诺,仍有失却性命的担忧,这些又实在算不了什么。他一边读书,一边耕种,杯中有春酒,田里有园蔬,廊下有微风,山上有细雨,他终于在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情况下,过上了可以舒展心灵、适合自我品性的艺术化的生活。

当然也有追求真我而致失败的案例。在《风流去》中鲍教授说诗人谢灵运是一例,谢灵运也感觉到了官场的逼仄,也觉得灵性受到束縛,但他的自我感太强太满,他的行事风格太过尖利,锋芒太过刺目。在与同僚的冲突不断后,他也开始在山水间策马奔腾,最高峰的时候,一天赶路180里。鲍教授调侃道,这哪里是游山玩水,简直是在赛跑。天地再辽阔广大,如果不能在内心把自我先给稳住了,走再远的路,看再多的风景,不过是收获一堆疲累而已。

渺小如我们,既无法做到陶渊明的超然,亦不必像谢灵运的躁烈,我们只需要在现实的背后留一点点的空间,给自我营造一个屏障。可以让你在忙碌一天后,轻松卸下套在头上的面具,拆掉身上的盔甲,种种花,写写字,读读书,喝喝酒,或只是安静地待着。这个仪式不一定要多复杂,更不必耗时过久,能让你在受到诋毁和诽谤时,知道那只是别人的看法而已,亦能让你在受到赞赏和美誉时,知道自己是谁足矣。

猜你喜欢

推荐情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