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欢萧辞大结局无广告 热门小说宋清欢萧辞全集免费阅读
“书丫头将辣椒送到村口,不让外人进村的理由,也是因为防人之心,大家可明白。”
回答他的是震耳欲聋的回答,“明白。”
云村长掠过众人,看向宋清欢,其中的含义只有两人懂。
宋清欢只是大略的提了几句,云村长就想到了其中的关键点。
第263章 丰收,惊喜不断
时年六月初,云家村的早稻到了开割时节。
望着金灿灿的水稻,在太阳的照射下,光芒刺人。
云家村早稻开割,不但县丞龚涛到场,就连赵宏义也到现场视察。
龚涛和赵宏义也实验了一点水田,但因着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和劳动力挖水渠,解决水源问题,导致产量至少减少一半。
而且,他们的谷粒也没有云家村的那般大那般饱满。
赵宏义抓了一把稻谷,沉甸甸的,分量很重,摘了一个放在嘴里,嘴里全都是稻米。
“云村长,云姑娘,云家村早稻实验成功,不仅成功,颗粒饱满,产量想来也差不离。”
赵宏义真心称赞,果然他排除万难,顶住上面的压力,全力支持云家村早稻实验,是正确的。
“是呀,这稻谷留种也差不离,明年就可以大量推广种植早稻了。”
龚涛怎么也没想到,在他代理期间,他治下的村子,居然能种出早稻来。
若是在炎陵朝大力推广种植,老百姓就不会饿肚子了。
云村长还是比较拘谨的,不似平时那般自信又运筹帷幄的样子,他作为一村之长,接待是他的职责。
但是,早稻的成功都是宋清欢花了无数心血实验成功的,她才最有发言权,于是将话题推给宋清欢。
“早稻是书丫头排除万难,促成的,她在田里的时间比我还多,关于早稻的问题,书丫头最有发言权利。”
赵宏义与龚涛向宋清欢投去询问的目光。

宋清欢接过话题,“明年的稻种,自然要留的,只是留多少,两位大人要给我一个数字,至于产量,我们开割不就知道了。”
宋清欢说完,只见前面有长长的人,抬着什么东西,整齐有序地行走。
赵宏义指着前面的人,问,“他们抬的是什么?”
宋清欢神秘一笑,“几百亩水稻,单靠人力脱谷粒,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时间和人力,我在古籍上看到一个能够快速脱谷粒的法器。”
宋清欢努努嘴,“诺,他们抬的就是脚踏脱谷机。”
“脚踏脱谷机?”众人面面相觑,眼中一片茫然。
宋清欢也没继续解说,“一时半会也说不清,不如我们实地看看,或许来个眼见为实,更为直观震撼。”
宋清欢都已经这样说了,众人当然是赞同的。
等宋清欢他们到的时候,云清,张家瑞,云君浩等人已经等在那里了。
赵宏义与龚涛自然围着脱谷机好生,观察了一会,完全不得要领之后,就放弃了。
这样的脱谷机有二十多台,分别间隔放在田里。
村民手里拿着割禾的小镰刀,正满眼激动地看着这边,只等一声令下就开始割禾了。
宋清欢冲云村长点点头,云村长心领神会,“开割。”
随着云村长的右手放下,村民弯腰割起了稻子。
放成一小堆一小堆的,又将一小堆集中放在一起,成为了一大堆。
无一例外,一大堆稻谷都被放在了脱谷机的身后。
然后一声接着一声的声音响起。
声音很刺耳,但还能接受。
随着脱谷机的声音响起,割下来的禾苗被伸进了脱谷机里面,双手转动几下,禾苗再拿出来的时ᴊsɢ候,没有谷粒在上面了。
赵宏义和龚涛瞪大的双眼,难以置信在他们的眼中跳转着。
火热的心和难以抑制的兴奋,催促着他们靠近。
宋清欢提醒好几遍,不要过分靠近,他们都没听见。
就在他们惊叹,怀疑的眼光中,一大堆的稻谷就脱完了,一刻钟的时间都没有。
“这就脱完了?这也太快了吧!”此时的龚涛觉得自己在深山老林生活的土包子。
没有见过世面的样子,滑稽又真实。
要知道,就刚刚那一堆的稻谷,脱粒至少需要两到三天时间才能脱下来,先要经过太阳的暴晒,或者用脚,揉搓下来。
而这个脱谷机,一刻钟时间都没用到,就脱下来了。
速度之快,超出了他们的认知,也颠覆了他们的想象。
这么神奇的脱谷机还是个十五岁的小姑娘发明的。
“也还好吧!应该还能再快点,就是又要浪费两个人工,所以我就没安排。”
要是两边都有人帮忙递禾苗,谷仓有人装稻谷,那时间可再缩短一半。
“脱得很干净,只需晒晒再扫一扫,就全部是稻谷了,太神奇了。”
赵宏义探头看了看箩筐里面的稻谷,只有少许碎的稻草杆。
宋清欢笑而不语,这还是初级版的,比较累人,若是有那种铁制的烧油的,一点也不累脚,速度还更快。
但这里能制出脚踏脱谷机,已经很出乎意料了,那种高科技就算了吧!
一箩筐一筐框的稻谷,在太阳的照射下,金灿灿的,壮观极了。
“这是一亩地产量?”
龚涛又觉得自己是土包子,看到的事情都要大惊小怪。
宋清欢眉眼弯弯地颔首,“自然,大家都看到了。”
“我的乖乖,这得多少呀!”龚涛身边的师爷惊叹道。
“至少一千斤。”
赵宏义激动地说出来一个保守的数字?
“多少?一千斤?天啊,这产量也太高了。”
云村长虽然作为一村之长,宋清欢有跟他也测过产量,但是看到的和听到的,怎么可能一样呢。
“不,我预测至少一千二百斤。”
稻谷脱下之后,宋清欢大概知道多少产量了。
赵宏义笑得一点也没知府的威严了,只见他脸上全是兴奋的神色,难言激动地说:“称一称不就知道了?还猜来猜去,上称呀!”
云清拿来了大称,吆喝一声。
“上称。”
云君泽负责记录,云清和云君浩负责称重,一筐一筐地过称。
称完最后一称的时候,云君泽迫不及待地拿出来了算盘算了起来。
宋清欢拿过本子,思索一会,嘴角的幅度越来越大,轻轻吐出数字,“一千三百一十六斤。”
“天,一千三百一十六斤?这么多?”云村长倏然站了起来,不可置信地说。
要知道,以前产量最多,一亩才三百多斤,少的才一百多斤,这整整多了四倍呢。
“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赵宏义的关注点却不在数字上,虽然数字让他惊艳了一把,但宋清欢的如何算出来的数字,他更有兴趣知道。
云君泽还在埋头打算盘呢,龚涛带来的师爷也在拨算盘。
“一千三百一十六斤。”
云君泽和师爷异口同声的报出了数字,和宋清欢报出来的数字一样的。
也就是说,宋清欢只是看了一眼,就算出了总量,而他们却花了一刻钟时间才算出来,还反复算了两三遍才确定数字。
宋清欢却不打算解释,因为一时半会也解释不通,更何况有这么多人看着呢,要是不够严谨,令人起疑就糟糕了。
于是随便找了说辞搪塞,“赵大人,龚大人,今日的重点是稻子。”
赵宏义可是人精,知道宋清欢不愿意多说,也就没再追问了。
第二亩一千二百三十五斤。
第三亩一千一百九十百斤。
连续称了好几亩,都在一千二百六十斤徘徊。
云家村水稻亩产一千二百斤,五百亩水稻收下来就有?
云君泽和师爷还在拨弄算盘的时候,宋清欢已经算出准确的数字了。
“就有六十万斤稻谷。”
第264章 锦书谈条件
“天啊!六十万斤?”
“六十万斤?这……这……我怎么觉得不真实呢。”
“六十万斤抵得上朝廷的粮库了吧!”
“何止是抵得上,我们这六十万斤可是白花花的白大米,软糯香甜的白大米。”
“只有富贵人家才吃得上的白大米,没想到我们也可以吃上白大米了。”
赵宏义等人还没说什么,听到的村民却激动地议论了起来。
宋清欢走到云村长面前,与他耳语了一番。
只见云村长带着看热闹的百姓离开了,就在不远处,说着什么。
“却是六十万斤。”云君泽放下算盘,反复三次都是这个数字,那就是没错了。
师爷紧随其后算了出来。
“没错,六十万斤。”
师爷说完,饶有兴致地朝着宋清欢笑了笑。
宋清欢礼貌的会意浅笑。
亩产的产量已经出来了,赵宏义和龚涛显然还不想离开。
宋清欢将人领到自己家,秦悦做了一桌丰盛的午餐招呼他们。
吃饱喝足之后,宋清欢正打算拎着他们去客房休息一会的,但都被赵宏义和龚涛拒绝了。
如今他们这么兴奋,怎么可能睡得着。
于是,宋清欢只得将人领到会客厅,给他们泡了一壶茶水,准备替他们解惑。
“云姑娘打算如何安排这六十万稻谷?”赵宏义直截了当地问。
宋清欢看向云村长,云村长点点头。
宋清欢也不再有所顾忌,直接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首先当然是留足乡亲们的口粮,不用很多,半年的就可以。”
“哦,为何只是半年?”龚涛也很好奇。
“大人看到村口的秧苗了吧?早稻收割完,马上就可以种植晚稻了,只要够吃到收晚稻,留足明年的口粮就可以了。”
“不是直接撒在田里吗?还要育秧苗?”师爷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