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鲁迅文集》读后感精选

时间: 2020-11-28 08:26:38  热度: 220℃ 

点击全文阅读

《鲁迅文集》是一本由鲁迅著作,京华出版的376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07-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鲁迅文集》精选点评:

●hao a

●邓先生老是嫌弃我文章写的模糊,不够清晰,所以现在特特来看一针见血的鲁迅。

●不说啥了 鲁迅…………

●了解那个时代的好作品。

●鲁迅平时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好

●鲁迅文集算是我的文学启蒙了!印象比较深的小说是《伤逝》。我从鲁迅的散文中领悟到一些独立思考和批判的思想。那些鲁迅式的幽默也在我自己写散文的时候影响到我。

●....

●真正厉害的那几篇基本早都在课文里了

●优美,极品!

《鲁迅文集》读后感(一):当今的社会,倘若鲁迅再世,又该当有何评论呢!

曾经都鲁迅先生的书,觉得很枯燥,很难读下去。到了高中的时候开始觉得先生的文字很幽默,但总觉得似乎笑不出来,不知道为什么。再读的时候终于明白了,幽默中透出了辛酸,透露着对社会的无奈,对政府、对民众、对自己的嘲讽,联想到今日之世,耳闻目染,先生这样的人似乎很需要,希望能再出现此类文豪。

《鲁迅文集》读后感(二):鲁迅的心

本来很讨厌鲁迅,特别是因为他在中学课本上,总是有那么多文白不分的文章,太多语文老师纠缠鲁迅文字背后的意义,一句句一字字,搅扰的人心神不得安宁。对他的恨,是中国语文老师一手培养出来的。

不过最近却喜欢上了鲁迅,得时间的时候,翻翻手里的鲁迅文集,突然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个总是蓄着八字胡的先生,除去了被冠加的各种名号。他的确是一文字高手。

那种想说却不能说的时候,那那种被黑暗势力扼住咽喉,无法发声的痛楚,真是不到那个时候,体会不到鲁迅的疼,了解不了鲁迅的憋屈。在这样的时代里,小沈阳要比鲁迅活的更滋润。

大屠杀开始了,血淋淋的,所以鲁迅选择了自己的说话方式。

黑暗浓,黎明是否已近?

《鲁迅文集》读后感(三):我的摘抄

以脚报国

(第三段)

我们的杨女士虽然用她的尊脚征服了比利时女人,为国增光,但也有两点“错念”。其一,是我们中国人的确有过尾巴(即辫发)的,缠过小脚的,讨过姨太太的,虽现在也在讨。其二,是杨女士的脚不能代表一切中国女人的脚,正如留学的女生不能代表一切中国的女性一般。留学生大多数是家里有钱,或由征服派遣,为的是将来给家族或国家增光,贫穷和受不到教育的女人怎么能同日而语。所以,虽在现在,其实是缠着小脚,“跑起路来一摇一摆的”女人还不少。

(第六、七段)

使馆和领事馆是代表本国,如杨女士所说,要“庆祝国运方兴”的,而竟有“每况愈下之势”,孟子曰,“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则人民的过着什么生活,也就可想而知了。然而小国比利时的女人们究竟是单纯的,终于请求了原谅,假使她们真“知道立国数千年的大中华民国”的国民,往往有自欺欺人的不治之症,那可真是没有面子了。

假如这样,又怎么办呢?我想,也还是“就此一笑而散”罢。

~~~~~~~~~~~~~~~~~~~~~~~~~~~~~~~~~~~~~~~

宣传与做戏(第五段)

不幸因为是“天地大戏场”,可以普遍的做戏者,就是难有下台的时候,例如杨缦华女士用自己的天足,踢破小国比利时女人的“中国女人缠足说”,为面子起见,用权术来解围,这还可以说是很该原谅的。但我以为应该就这样拉到。现在回到寓里,做成文章,这就是进了后台还不肯放下青龙偃月刀;而且又将那文章送到中国的《申报》上来发表,则简直是提着青龙偃月刀一路唱回自己的家里来了。难道作家真已忘记了中国女人曾经缠足,至今也还有正在缠脚的么?还是以为中国人都已经自己催眠,觉得全国女人都已穿了高跟皮鞋了呢?

~~~~~~~~~~~~~~~~~~~~~~~~~~~~~~~~~~~~~~~~~~~~~

小杂感(之二)

约翰穆勒说: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

而他竟不知道共和使人们变成沉默。

~~~~~~~~~~~~~~~~~~~~~~~~~~~~~~~~~~~~~~~~~~~~~

《鲁迅文集》读后感(四):略略温习鲁迅先生

先生的文章,以前除了课文之外,我从没好好读过,而且时隔这么多年,连原先学过的那许多课文,都也只留下模糊的印记了。前阵子读了某君的文化随笔,当中很是把《鲁迅文集》推赞了一番,鉴于先生众所周知的犀利笔锋,对于想要让自己思维变得更加敏捷强大的我来说,这集子当然是很好的选择了。况且,豆瓣上推荐的人也是很多的。当然,我也曾对这些文章是否早已过时产生过疑问,但是某君的评价言犹在耳——先生的思想,不仅适用于旧中国,也适用于21世纪的中国,不仅适用于中国人,甚而对于整个人类都是普适的。于是,我便更加放心地把书借来,读起来。

我只能说,熟悉的文字,不同的感觉。确实,不同的人生阶段读同样的作品,感觉一定是两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境遇的改变,思维的成熟,小时候没能领悟的内涵如今似乎都向我奔涌而来。不论是小说、散文还是杂文,如今细细读来,能深深地感受到先生的千万种细腻的情感。有对于麻木国人的愤恨和悲哀(也就是小时候总要背诵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和对于青年勇士的深切的柔情和怀念,当然更有对反动迫害者的字字珠玑的控诉。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为阮玲玉鸣不平的那一篇《论“人言可畏”》,把国人的欺软怕硬、无事生非的偷窥癖和幸灾乐祸的冷漠心肠一一剖析,让人无可遁形。当然受他抨击最多的是那些冥顽不灵、盲目排外的遗老遗少们,拿守旧当爱国,视西学为毒药,误国误民。还有那些革命投机者,从作威作福的土豪劣绅摇身一变就成了革命党,继续糊弄无知的老百姓,并时刻关注城头变化的大王旗,唯恐自己还不够骑墙。当然,令人备感轻松和亲切的是先生对儿时生活的描写,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从来都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隐去了光芒。

可是,不论先生怎样地讽刺、揶揄、调侃、批判,有心的读者总能感受到躲在那些文字背后的那个感情丰富的性情中人。一个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人,一个不畏权势、仗义执言的人,一个不愿意沉沦和妥协的人,一个能看透社会弊端并积极寻找出路的人,一个饱经乱世沧桑却依旧对未来寄予希望和憧憬的人。一个温暖的人。一个救世者。

可是先生想的太多,国人想得太少,所以他的呐喊在当时起到了多大的即时效果,我不太肯定。但是至少,有人为这个国家的出路和进步呼吁奔走过,这些声音积淀在岁月的长河中,经过一个世纪的荡涤,化身闪亮的贝壳,到今天愈发显得弥足珍贵。咱们这个民族虽然不乏孬种,虽然充斥着明哲保身的君子,但至少也有过铮铮铁汉,是为“中国的脊梁”!

说实话,我读某些文章还是有点吃力的。因为文中的表达习惯和如今的大白话有一定距离,加上可能还有方言的成分,着实不太顺畅,所以我要很脸红的承认,有时会打盹。不过那些名篇读来还是相当痛快和过瘾的。其实,我更喜欢看先生的文化随笔,似乎什么都是可以拿来调侃一下,特别是孔圣人那一篇,完全颠覆了我的正统观念。原来圣人在世时并那么不受待见,死了倒被统治者利用,抹脂擦粉,抬了极高,成了教化民众的工具,和科举考试和附庸风雅的“敲门砖”。张献忠也被提到N次,可见这个杀人狂给人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苍蝇、文字、跳蚤之间的差别原来也这么有讲究,真让人钦佩不已…哎,这样的略略提及实在是罪过,个中精妙不细读是难以言传的。不过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先生提到同时代的文人似乎总是揶揄不已,抓住了别人的小辫子大加讽刺,你来我往,好不热闹。我不太了解当时的情形,也不好做具体的评价。文人相轻,自古有之,也无可厚非,不过如果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是不是可以宽容一点,“和谐”一点?待考。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