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知中·西南联大的遗产》读后感摘抄

时间: 2021-02-24 15:20:13  热度: 273℃ 

点击全文阅读

《知中·西南联大的遗产》是一本由罗威尔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9.80,页数:2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知中·西南联大的遗产》精选点评:

●后面太碎,看不下去

●全面、扎实,《知中》的内容深度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这几天睡前读一读,经常把自己读的老泪纵横……为西南联大的自由、所争取的自由、有自由的意识、有自由的知识分子而感到骄傲,就是这篇土地上,曾经也是不一样的。排版审校什么的,有明显的错误不能够原谅!

●前面几篇文章好多的内容都是重复的,本应该精简。

●智慧书店,200k。“傅斯年与闻一多这两个骨头最硬的教授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最遗憾的是,后来的事证明,闻一多错了。也许幸好闻先生死在“黎明”前,如果看到他热血向往的未来是这番模样,又是怎样的侮辱与打击。学问更高更冷静的陈寅恪看到了,临死前哀求赏赐牛奶(在日寇侵华前的民国,他一个月薪水可以买一辆轿车!)、无比凄凉;吴宓也看到了,临死前一直呻吟着:“我是教授吴宓,给我口水喝。”;熊十力也看到了,在暴怒中绝食而死。”…… 还有那位经常读到的体育老师,马约翰。

●风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

●图片真不错。文冗

●闻一多,现在已经是悬案了,不知道将来的历史学家还能解开吗? 巍巍上庠,国运所系,如果那一天中国**了,所有的大学都能变成西南联大那样真正”为教育为国家为民族” 培养年轻一代,中国的未来肯定比现在光明一个数量级。张伯苓颇有些前朝学人风骨; 联大毕业很难,只有50%,这个我还是很意外!!

●去过云师大一次,为当时知识分子的担当感动!

●惋惜历史的高光时刻不再,不论是学术之精神、民族之气魂还是学者之风骨

《知中·西南联大的遗产》读后感(一):读后感慨

人与人之间的智商的差别,比人与狗的差别都要大。与强人为伴,人生幸运。

艰苦的环境,反而涌现大家。

陈寅恪懂13门语言,还不如燕卜荪背诵整本哈姆雷特做教材令人震撼,又不如顾毓琇兼通通文史和数理难得,还不如大量学生为国捐躯章节更令人动容。

蒋梦麟的观念值得称道:以孔子做人,以老子处事,以鬼子办事。

《知中·西南联大的遗产》读后感(二):小记

因1937年77事变后北平局势动荡,东北沦陷,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先迁于长沙成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因战事蔓延,于1938年迁往云南昆明并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自由与精进”是读了这篇文章之后,西南联大给我留下的印象。

一开始,是抱着膜拜大佬的想法拜读这本书的。果然,在书的中间部分,作者整理的各系的部分优秀教授的简历琳琅满目,看得自己都麻木了。也从文字中体现出的优秀学生们的优秀学到了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差距。比如,穆旦先生在从长沙迁往昆明的长途跋涉中,手捧一本英文词典,边走边记背。熟记一页便撕去那一页,最后到达昆明时撕掉了正本字典。而后,也跟随外国教授纯英文学习写作,讨论学术,终留下了杰出的作品。而谁又能想到他毕业后参军,在越南的一个山谷里呆了三天三夜,终于从遍地尸骨里爬出来呢?又有谁知道,他原名查良铮,金庸是他的表弟,而且他与冰心等名人也有亲戚、朋友关系。

在西南联大入驻云南之后,当地的风气渐渐受到了影响。随着一些新思潮的涌入,旧的观念与封闭被摇动着。年轻的、激进的、新潮的大学生们,带着他们的激情,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努力向学,奋发图强以报国。 夹着老鼠屎、石子与泥沙的米饭?菜市场的烂菜叶?雨水敲打下的铁皮屋顶的声音盖过了教授的声音?紧张的突发的跑警报?茅草宿舍与臭虫、跳蚤?一开门就被占完座位的图书馆?这般艰苦的环境却迸发着学生们的激情。他们在茶馆里激烈辩论着最新的专业学术论文;点着自制的油灯读书;典当自己的首饰换书;戏称“八宝饭”;跑警报后就地在坟场上授课......在这艰苦贫瘠的环境下,西南联大如同金子一般散发着他的炙热,是那么地夺目。而现在?富足的物质下衬托着当代大学生们贫瘠的精神。

还有时在长沙的国立中央大学。因为其校长为蒋介石,并受政治影响相对较多等原因。正史选择忽略了他们。但这所大学的存在,却不应因为他的政治性而被忽视。他所留下来的财富也是巨大的,在他存在的期间,也有着一群热血青年在此抛洒热血,报效祖国。也有着更庞大的教学体系与记录。这是政治,这是“历史”的选择,让现今的人们更多地“被”关注西南联大,而忽略了同时期的另一颗璀璨明珠。转念一想,在这茫茫历史长河之中,能被人们所记住的又有什么呢?那是多么渺小的一部分。谁也不能去命名、定性一些东西。我们是多么的渺小。被淹没在历史中,我们又为的是什么呢?他们又为的是什么呢?

读完这本书,本来以为自己没有太多的想法的。以为自己在这断断续续的阅读之中会遗忘,如同以往的读书之中,遗忘了自己在书上勾画的很多东西。却没想到,现在洋洋洒洒这么多东西。它们是留在了我的心里的。

《知中·西南联大的遗产》读后感(三):光辉永恒

看这本之前,我对西南联大这个名字很熟悉,但其具体指什么,我并不是很清楚,借此书机会,我查阅了一下百度。原来所谓西南联大,全名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这一天也成为西南联大校庆日)。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从1937年8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决定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组建开始,到1946年7月31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停止办学,西南联大前后共存在了8年零11个月,“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1946年8月,三校复员北返后,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留昆明联大旧址独立设置,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改称云南师范大学,其旧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民盟中央传统教育基地、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云南省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等。

而本书提及,西南联大的遗产,我想应该是其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历代任教,做钻研的老师们,其中不乏大师级别的人物,沈从文,陈严格等等,太多太多。而说遗产,是因为这所学校真实存在只有短短的八年。八年时间,却带给中国近代史太多太多。

这所战时临时成立的大学到底有怎样的贡献?谈及西南联大对于抗日战争的贡献,容易说的,是有形的,如培养人才、推动科研以及投身战场;不太好说的,是无形的,那就是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如何凸显某种高贵的精神气质。具体说来,硝烟弥漫中,众多大学师生弦歌不辍,这本身就是一种稳定人心的力量。 当初联大教授曾昭抡撰《大时代在等着青年们》,称:“古今中外一切战争,凡一交战国家,充满失败主义者,大败即不在远。难民比敌人跑得快,谣言比难民跑得更快,这是何等危险的现象。”从最初的殊死抵抗,到漫长的相持阶段,再到最后的战略反攻,有很长的路要走。用曾昭抡的话来说,就是:“环观国际形势,同盟国家必获最后胜利,诚属必然之事。日寇何时得以完全击溃,则尚无把握。”因此,西南联大以及众多撤退到大后方的中国大学,无论如何颠沛流离,坚持“笳吹弦诵”,这本身便是抗战必胜信念的最好体现。

《知中·西南联大的遗产》读后感(四):带你了解西南联大

最近看了一本书,这本书不是那种当下比较流行的小说,而是一本人文社科方面的书籍,书的名字叫做《西南联大的遗产》,看到这样的书名,也是不由得陷入深深的思考,一般来说,遗产这个词,用在家庭继承方面是比较多用的,而用在一个学校,则是很少见,但是既然是西南联大的遗产,那么就一定是继承下来一些有用的东西,这些东西有可能是物质上的财富,也有可能是精神上的支撑。而本书究竟是要书写那方面的内容那,带着疑问打开了这本书。

在书的封面是一个象征性的大门,上面是繁体字,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一看就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而书的背面那些人物画像,则是侧面解答了这些遗产的来源,这一个个比较熟悉的知名人氏,本身不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吗。本书的作者是罗威尔,而本书不仅是记录西南联的的故事,也是一本访谈录,在书中作者采访了几位比较有名望的人氏,这些人或多或少都和西南联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从他们口中说出的西南联大的故事,更加具有说服力。

这是一本图文并貌的特集,大家知道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战开始后高校内迁、始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而本书的开始则是直接给出了联大南迁路线图,在这幅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联大南迁的路线,包括南迁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以及各个阶段中,不同的路线,有铁路,公路,水陆,甚至步行。这是多么宝贵的一张地图,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之所以叫联合大学就是因为这个大学是由国立清华大学、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三校合并而来。而在当时艰苦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下,联大的南迁也为联大保存了抗战时期的重要科研力量,为以后的新中国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为中国的战后重建做出了贡献。这些都是西南联大的遗产。

看着书中一张张褪色的照片,里面有的是人物的合影,还有的是曾经的建筑物图片,还有一幅幅字画,一件件物品,都是西南联大的遗产。这里面不仅有鲜活的人们,还有历史的沉淀,文化的传承。看到这些怎么能够不动容,没有这些英雄们的努力,怎么会有今天幸福和平的生活。这些不仅是西南联大的遗产,更是新中国不可分割的遗产的一部分,正是这些有价值的遗产的保留,才让我们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现在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在书中,作者也是分门别类的介绍各个学院,科系的人物,这些人物有我们比较熟知的,也有不是太熟悉的,可是他们都是为西南联大甚至新中国作出贡献的精英,看着那一张张坚毅的脸,充满了和蔼的笑容,饱经沧桑,出生入死,却坚持为新中国的发展努力奋斗,这些珍贵的遗产,值得我们学习。向他们致敬。

《西南联大的遗产》一书,让我们对于西南联合大学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这个大学地处偏远的云南昆明,因此很多人对于这所著名的大学,缺乏了解,而本书,却把西南联合大学的历史完整的再现,让我们对于历史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更加崇拜那些为西南联大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们,他们就是西南联大珍贵的遗产。

《知中·西南联大的遗产》读后感(五):和光同尘 阋墙御外

当下永远是不完满的,与其说乌托邦企望于未来,不如说它已经存在于过去。过去是我们现在存在时间之前的一切,是混沌,是无序,在无序中抽丝剥茧赋予内涵与秩序,是历史的诞生和历史的生产。西南联大作为承载当下社会语境里人们对民国历史想象的媒介载体,必然也被丰富着想象空间。

在大多人氤氲着民国、民国大学情节时,你想为之倾慕的并不是那些建筑遗迹、书本讲稿,而是每个人在填满“未知期待”的道路上的好奇心与挑战感。正是特殊的时期、特殊的地点、特殊的一群人背后的意义内涵,使普通的教学活动变得意义非凡。在外界环境造就的乌托邦条件下,联大学术并未如十字街头的高楼那般束之高阁、不食人间烟火。师生走出象牙塔,用双足寸量着踏过的土地,感受着不曾接触过的世情人间。在理想与现实的激荡中,造就着民国文化史与教育史的奇迹。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屋漏无干处”是联大生活的常态,而师资的优良弥补了硬件条件的简陋。联大师生的民主自由之风就是魏晋名士的放浪形骸与浪漫才情的现代转型。不党不官、人格独立,勇于批判的风骨,甘于奉献、耐于寂寞的坚守,沉潜专注、为人师表的正气,无一不融于他们的血液。在同仇敌忾的时代环境下,联大教授们彰显着传统中国士大夫的风骨和现代公共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担当的双重身份。联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下也将这光风霁月的风度立为自己的日常行为标准。

除了优越的师资条件,自由的教育与学术氛围也是才成就西南联大的关键,独立自由的学术氛围始终浸淫在西南联大的教学中。举国内迁的学校有不少,但唯独西南联大独树一帜,少不了它兼容谦逊的学风。北大、清华、南开,因为办学的性质不同,所以也将不同的学术理念引入西南联大。但“同不妨异,异不害同”,在不同思维的碰撞下,联大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独立道路。也正是因为西南联大不信奉唯一标准的态度,使他区别于同样师资强劲的国立中央大学。西南联大不党不官、学术观念上的多元取向,内部的百家争鸣弥合着现实政治间的嫌隙。一定程度上,在一段历史时期充当着政治冲突的缓冲器。

在功利化和专业化渐重的当下大学教育中,通识教育的培养被有意无意的忽视,而在西南联大,这却是入学和毕业的关键。通识教育是由哲学为支撑的。西南联大让人为之倾慕的正在于,培育的是人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专业家。联大将育人作为办学的宗旨,也正在于她对于烽火连天的祖国、流离失所的母国儿女的深沉忧虑与关怀。联大以自己的一己之力,将延续文脉与文化救国赴于肩上。

培养学生的个性是联大教育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在阅读西南联大的教风与学风时,解答了我一直以来困惑的问题——什么是个性。个性对于西南联大来说,私以为具体有两重含义,一是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的个性;二是学科上的独特与鲜明。特别是闻名遐迩的西南联大中文系,开课不局限于专讲一种方法,罗庸和闻一多就共同开设《楚辞》;聘用教师也不限学历,沈从文就仅小学学历。种种都依然印证着联大自由的风气和开方多元的氛围。

而最令人动容的也莫过于教师们在艰苦条件生活条件中的从容,面对强政时的不妥协,学生们从军时的热血,学生运动时的决绝。时势造英雄,指的既是西南联大,也是联大出来的学生们。

联大解散、北雁南归,联大在八年后终于完成了她延续文脉培育人才的任务。但联大精神并未解散,“经世救国,尤毕以精神之学问为根基”,报国并非只有从戎,西南联大就在战时以文化救国,为建设现代化的国家孕育着经世救国的人才。

联大的典范意义与悠远影响,不断在当下丰富着新的内涵。弦歌不绝,灿若星河。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